化妝品防腐劑,在2015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的定義為以抑制微生物在化妝品中的生長為目的而在化妝品中加入的物質。
在深入了解防腐劑前,防腐劑廠家帶大家了解一下是微生物。
微生物
微生物的生長需要水、碳源、氮源,最佳生長環境為溫度25~45℃,pH接近中性(6.5~7.5),這是化妝品常在的區間。而且,化妝品里含有水分、蛋白質、油脂、多元醇等可以給微生物生長提供營養物質,以及化妝品里存在著氧化作用可以給微生物生長提供化學能。
化妝品主要是被細菌(革蘭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真菌(霉菌、酵母菌等)的污染,從而導致化妝品變質,使用后皮膚發生病變。此外,化妝品如果不添加防腐劑,以目前的生產以及包裝技術難以保證不受微生物侵染,也難以保證產品兩到三年的保質期。而且,如果防腐劑添加的量不夠,可能會出現微生物適應周圍的生長環境產生抗藥性,從而導致防腐失效。被微生物污染,防腐失效的化妝品表現為:沉淀、變色變味、渾濁、發泡、pH值改變、破乳成塊等。
化妝品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一次污染(生產原料、生產設備、生產過程、包材等)跟二次污染(消費者使用不當)。這都是微生物被帶入化妝品體系的途徑。繼續使用變質的化妝品會導致皮膚過敏出現炎癥等等病變癥狀。所以,2015版《規范》明確地規定了化妝品成品的微生物指標,禁止在一次污染中帶入超標的微生物。
微生物對皮膚的危險有哪些?
1.大腸桿菌(細菌):引起皮膚繼發性感染。
2.黃金色葡萄球菌(細菌):引起膿胞瘡、毛囊炎、癤氣等嚴重的有皮膚燙傷樣皮炎的情況。
3.綠銅假單胞菌(細菌):入眼可引起角膜化膿性潰瘍,屏蔽破壞引起皮膚感染。
4.霉菌和酵母菌(真菌):引起皮膚過敏性皮炎劑多種真菌性皮膚病。
避免微生物對皮膚危害,一般化妝品中加入合適和適量的化妝品防腐劑,有效抑制和消滅微生物。
防腐劑是用什么方式進攻微生物?防腐劑廠家告訴你防腐劑進攻微生物主要靶點和進攻方式。
1.作用靶點微生物細胞壁
進攻方式:細胞壁結構/功能改變,導致胞內物質釋引發細胞壁自溶解。
2.作用靶點微生物細胞膜
進攻方式:膜結結構破壞,膜滲透性改變,抑制嵌入白功能。
3.作用靶點微生物細胞質
進攻方式:抑制細胞質內酶的活性,與胞內功能基團反應,胞內其他組分的絮結合和析出。
防腐劑應該具備的條件:
(1)廣譜的抗菌活性;
(2)較低濃度下活性顯著;
(3)溶解性、分散性優良、不影響產品的性能、色澤和氣味;
(4)配伍性好,油水配比合適,在較大的PH范圍內保持作用;
(5)安全,對人體無毒、無刺激、無光毒性和變異性;
(6)在制造過程中己規定溫度下能保持穩定;
(7)使用方便,經濟合理。
通過防腐劑廠家對以上的講解,如需選擇和使用防腐劑還有疑問,可聯系專業的防腐劑廠家。
通過防腐劑廠家對以上的講解,如需選擇和使用防腐劑還有疑問,可聯系專業的防腐劑廠家。
【本文標簽】 化妝品防腐劑
【責任編輯】